□付克友 成都
  馬年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引發全國熱議,近日,恰好在江蘇上演了一齣現實版本。2月10日中午,在泰興街頭,一名男子騎電動車時撞倒一名女子,下車欲扶時聽女子說“頭疼”,於是扔下她溜之大吉。此後多人看見,均為上前攙扶。後來,一輛路過的奔馳車中下來一位60歲大叔,先拿出手機對著女子拍照,說了幾句話,然後將女子扶到路邊,直到女子表示沒有大礙才離開。
  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之所以引發全國熱議,在於它形象地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信任危機和道德焦慮。去年,一系列年輕當事人扶倒地大媽疑遭訛詐的報道出爐,引發了一波波熱議。而這次的好心人,從青年變成了老者;摔倒者則從大媽變成了年輕女子。新年的這一事件,至少可以證偽當初所謂“老年人變壞”和“壞人變老”的爭議,它說明信任不分階層,道德不分年齡,危機可能是全社會的危機,焦慮可能是全社會的焦慮。
  因為有信任危機,所以產生了扶還是不扶的問題;扶不扶成為一個問題,又令很多人生髮世風日下的道德焦慮。而現在扶個人也要拍照留證,又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焦慮———情何以堪啊,拿什麼來拯救失落的道德?
  但換個角度看,先拍照再扶人其實也沒啥大不了。因為它恰恰可能是重塑社會信任、培植社會道德的一個有效途徑。
  須知,儘管是先拍照再扶人,但終究還是扶了人。這也是一種道德。在該事件里,關於“扶不扶”,至少可以引申出四種道德。第一種道德,肇事者逃逸,可以說是反道德;第二種道德,袖手旁觀者,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,可謂缺乏道德,至少沒有道德勇氣;第三種道德,大叔先拍照留證,規避訛詐風險再扶人,這是次優的道德;第四種道德,是看到有人受傷倒地,大公無私、毫不猶豫地扶起來,這是最優的道德。對“先拍照再扶人”產生道德焦慮者,所嚮往和承認的正是第四種道德。
  從一個更廣的視野和更高的層面看,一個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,如果新的社會信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,在扶不扶的問題上,尋求自我保護規避訛詐風險,則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個體選擇。為什麼這樣說?扶人遭訛詐的概率可能只有1%,但是當事人擔心的是這1%可能會降臨到自己頭上,而由此產生的風險和成本需要自己100%承擔。正是這種利益考量,會無形放大彼此之間的信任危機,並由此放大社會的道德焦慮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不能因為存在扶人遭訛詐的現象,以及有人先拍照再扶人,就斷言社會道德在滑坡。它更像是追隨社會轉型的一種道德機制轉型。
  也正基於此,“先拍照再扶人”可以成為重塑社會信任的一個必要階段,成為培植社會道德的一種有效途徑。因為現實的社會沒有完美的道德模式,只有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。試想,先拍照再扶人的第三種道德越來越多,至少袖手旁觀者的第二種道德就會越來越少。當然,第三種道德不是終點。因為越來越多的拍照取證者會發現,這是多此一舉,對方其實值得信任。當陌生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多,社會道德必然走向更優。  (原標題:無需焦慮“先拍照再扶人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04akxa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